北京房产继承律师| “物业收费、养老机构监管、重点群体就业、民办义务教育规范管理、供水保障、集中供热、犬类管理”等老百姓关心的重点民生问题成为北京法院司法建议的关注点;“股东履行出资义务证明书”、“讲解式”巡回审判……这些小的创新举措却带来了满足人民群众需求、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的大变革。1月9日上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20个北京法院2023年度司法改革“微创新”案例。 据了解,为进一步深化落实能动司法理念,推动提升公正与效率,满足人民群众新的司法需求,2023年8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正式启动司法改革“微创新”优秀案例评选活动。经过推荐申报、集中展示以及初评、复评等环节,评选出司法改革“微创新”最佳示范案例和优秀案例共20个。
北京高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孙玲玲介绍,2023年北京法院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推介出一批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符合人民群众期待的优秀创新案例,努力打造竞相迸发、百家齐鸣的改革创新生动局面,持续推动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发展。本次评选牢牢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充分展现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准确落实党中央、市委和最高法院各项部署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立足首都定位,坚持守正创新。“此次评选体现了北京法院从‘强化内部制约监督’到‘破解人案矛盾’、从‘深化诉源治理’到‘实质化解纠纷’的内外统筹协调、共同发力的深化改革新布局,体现了坚持问题导向、突破发展瓶颈的攻坚克难新举措,是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生动实践”,孙玲玲说。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2023年,北京法院着重开展强化内部监督制约工作机制,部分创新案例充分体现了健全审判权力运行、完善统一法律适用标准等工作机制,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公信力提升的新期待。二中院积极探索构建精细化审判管理机制,促进审判质量与效率双提升;大兴法院打造立审执协同工作机制,强化“一个纠纷一个案件”理念,通过完善权力运行,加强纠纷实质化解。互联网法院积极探索创新制度,充分发挥审判委员会、专业法官会议作用,构建裁判规则库,推动统一涉网案件法律适用标准。
部分案例还充分体现北京法院推动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工作举措。海淀法院构建“一体双链”多层过滤解纷机制,于诉前成功化解相关系列纠纷4.16万件,纠纷成诉率稳控于较低水平,为促进批量矛盾纠纷源头实质化解提供了“海淀样本”。北京高院不断深化综合性司法建议工作,建立司法建议与“每月一题”协同联动机制,统筹全市法院积极参与“每月一题”专项治理破题、解题、选题,围绕12个具体问题开展专项调研,形成司法建议、调研报告等各类成果41项,3篇专项调研报告获上级肯定批示。东城法院以案件质效评价及督促工作为抓手,有效激活案件质效监督管理效能,工作经验被最高法审判管理动态刊发推介。西城法院打造“三维一体”审判质效管理指标体系,促进审判执行工作结构更优、效率更高、质量更好、人民群众获得感更强。
在不断加强服务大局履职担当方面,北京金融法院综合运用代表人诉讼机制和示范判决机制两种审判机制,适用于5000余起涉普通中小投资者的案件审理,便利中小投资者在线诉讼近6000人,完成平行案件登记审核5600余件,4000余名金融消费者和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护。顺义法院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紧紧围绕民营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打造“联企e站”特色品牌,助力辖区“解决商业纠纷”评价指标排名全市第3位。三中院率先探索建立“股东履行出资义务证明”机制,有效减轻当事人诉累、提升审执质效。 本次发布会上,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和朝阳法院分别作典型案例介绍。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路光表示,该院增设“中关村科学城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庭”,开展“法护创新”巡回审判工作行动,制发《“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及风险应对手册》《未来科学城创新联合体知识产权归属指引》等多份维权指引,10余次开展巡回审判和判后答疑,为首都创新驱动发展和“三城一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市人大代表毕文胜对此表示,知识产权法院开展的“法护创新”巡回审判工作提高了知识产权保护的效率和水平,促进了首都的经济发展,增强了公众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了法院与其他部门的协作,是一项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举措。
朝阳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周维琦对该院构建“三联动、三衔接、三延伸”的“3+3+3”裁审衔接工作体系进行了介绍。他表示,该工作机制就劳动关系认定、电子证据采信等问题统一了裁审尺度,让法院判决结果与仲裁裁决结果的一致率提升近20%,体现出以能动司法理念做实诉源治理,使区域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优势效能不断释放。市人大代表史欣悦认为,“3+3+3”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衔接工作体系案例是法院延伸司法职能、深度参与诉源治理的良好实践,一方面切实发挥出了“仲裁前置”的作用,有助于纠纷的快速解决;另一方面,吸纳了社会力量参与纠纷治理,有利于减轻争议双方的诉累,对法院和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来说都是有益的尝试。 孙玲玲表示,北京法院将在总结司法改革“微创新”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持续巩固党对司法改革工作的绝对领导,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把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实际行动上,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科学谋划好、落实好北京法院司法改革的重点任务,持续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加强审判监督管理,持续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落实能动司法理念,不断提升公正与效率,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现代化审判工作体系,推动北京法院审判工作现代化。
人大代表说 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 毕文胜 作为改革的经历者,我切实感受到了北京法院一直以来为推进各项改革所付出的努力,感受到了北京法院从案件审理提质增效到工作机制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的全面发力。其中,北京知产法院开展的“法护创新”巡回审判工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民法院开展知识产权巡回审判,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举措,提高了知识产权保护的效率和水平,促进了首都的经济发展,增强了公众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了法院与其他部门的协作。希望北京法院在服务国家重大科技战略和首都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工作机制,为当事人提供更加便捷的诉讼服务,推进实质化纠纷解决,推进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为知识产权保护高质量发展贡献法治力量。 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 史欣悦 作为律师,在日常工作中,我对北京法院推进的各项司法改革工作也有着很深的感触。朝阳法院发布的“3+3+3”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衔接工作体系,是法院延伸司法职能、深度参与诉源治理的良好实践,对法院和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来说都是有益的尝试。既切实发挥“仲裁前置”作用,有助于纠纷快速解决,又吸纳社会力量参与纠纷治理,有利于减轻争议双方诉累。希望北京法院进一步在提升纠纷解决效率、方便人民群众诉讼方面下功夫,推出更多卓有成效的举措,为加强首都加强法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作出更大贡献。
最佳示范案例
市高院 建立司法建议与北京市接诉即办“每月一题”专项治理协同联动机制 以能动司法小切口实现主动治理新效能 高院不断深化综合性司法建议工作,建立司法建议与北京市接诉即办“每月一题”协同联动机制,统筹全市法院积极参与“每月一题”专项治理破题、解题、选题,围绕12个具体问题开展专项调研,形成司法建议、调研报告等各类成果41项,3篇专项调研报告获多位市领导的肯定批示;围绕22个方面社会治理问题撰写选题分析报告,3家法院的选题建议内容被2024年“每月一题”有关专项治理吸收采纳;12家法院发出与“每月一题”相关的司法建议29件,有效推动完善制度机制,提升治理水平。
一中院 以府院联动一体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 北京一中院充分发挥行政审判职能作用,大力推行实质性解决行政争议四项高效机制,以府院联动一体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通过创设“一点多极”融通平台,释放涉国务院部委诉讼的“塔尖”示范效应,大力推进依法行政。通过强化“五项机制”,积极探索多元化纠纷化解机制,实质性解决行政争议。通过构筑“四级联动”机制,推动行政争议源头治理。通过打造“四位一体”调研格局,加强前瞻性建设,着力提升法治能力。
二中院 “两分流、三督导、四到位”精细化管理机制 助推审判质效持续高位运行 北京二中院为实现“高质量为前提的高效率”,构建“两分流、三督导、四到位”精细化管理机制。速裁案件精准分流导出、法律争端快速分流解决的“两分流”破解“速裁不速”难题;责任考核督导短板弱项、审限评查督导重点案件、分级管理督导重点庭室的“三督导”抓实重点对象;制度规范、规范宣讲、监督管理、责任落实的“四到位”助推审判效率全市领跑。2023年,平均结案时间51.78天,民商事案件平均审理天数47.34天,为全市法院最少。
三中院 “三式”联动助推合议机制科学化、功能实质化、运行规范化 为全面规范合议庭运行,切实根治“形合实独”“合而不议”等合议制运行问题,北京三中院聚焦合议庭组建、合议庭评议、合议制监督三环节,以递进式分流机制、立体式评议机制、互动式监管机制助推合议机制科学化、实质化、规范化。2023年,该院收结案数在全市同级法院排名第一, 二审开庭率、一审服判息诉率、二审服判息诉率、民事裁判申请执行率等多项指标位居全市同级法院前列,案件审理质效持续向好。
四中院 协同京津冀五家法院共建执行“5+5”联动机制 破解跨区域执行难题 四中院协同构建京津冀法院执行“五位一体、五子联动”的“5+5”联动机制,打造由北京四中院、天津一中院、河北雄安中院、天津铁路运输法院、石家庄铁路运输法院五家法院积极参与的“五位一体”执行工作协同协作体系,搭建在党建、调研、执行协助、执行培训、执行信访领域“五子联动”执行资源共建共享平台。依托共建平台五家法院签署联合党建备忘录,开展四色执行系列主题党日活动;联合撰写多篇调研报告,推动执行机制的统一;拓展三地法院异地委托办理、集约查控等执行协作范围,推动异地执行的执行指挥体系建设,实现异地法院办案的“同城效应”;扎实推进跨地区培训、工作交流、人才培养,共同推动京津冀三地法院执行人才高地建设;加强信访治理常态化工作机制,设立“法官+信访专管员”共同化解信访矛盾纠纷模式,联动妥善解决涉京沪高铁噪音污染引发的长期信访积案。
知识产权法院 开展“法护创新”巡回审判工作行动 靶向服务国家重大科技战略和首都高质量发展 在进一步完善“三城一区”等重点园区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庭和在京重点实验室法官工作站布局建设基础上,知产法院制定实施《2023年“法护创新”巡回审判工作行动方案》,建立起“院领导领衔、优秀法官对接、各庭室支撑、全院资源协同”的常态化巡回审判工作机制。在院领导与对口园区高位对接指导下,各巡回团队40余次走进科创企业、相关单位征求意见建议,发放2000余份调查问卷,归纳梳理问题百余条。围绕各园区的产业特点和企业实际需求,量身定制发放了《地理标志商标保护专项调研报告》《“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及风险应对手册》《未来科学城创新联合体知识产权归属指引》《中德产业园初创及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情况的分析报告》等十余份调研报告及维权指引,十余次开展巡回审判和判后答疑,通过普法驿站开展“订单式”普法,为首都创新驱动发展和“三城一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金融法院 构建完善“双轨双平台”深化金融司法为民机制 促进纠纷高效化解 北京金融法院立足金融审判工作实际,综合运用代表人诉讼机制和示范判决机制两种审判机制、构建完善“双轨双平台”,已适用于5000余起涉普通中小投资者的案件审理,便利中小投资者在线诉讼近6000人,完成平行案件登记审核5600余件,4000余名金融消费者和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护,稳妥审理了东方网力、乐视网等上市公司证券虚假陈述纠纷案,在低成本、高效率之下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案件当事人充分肯定,实现了“判决一案,解决一片”的社会效果。
东城法院 构建“点、线、面”立体化案件质效评价及督促体系新格局 东城法院以案件质效评价及督促工作为抓手,有效激活案件质效监督管理效能。抓实问题查究着力点。设立“评查案例索引库”,共精选70余起典型案例,申辩率由不足50%提升至96%以上,推动从单向评查到双向沟通。抓实责任落实着力点。分案件性质落实责任,差错瑕疵案件占比大幅下降。建立问题整治防控线。开展专项督查评查,两年以上长期未结案清理率超88.6%,一年以上未结案件清理率达99%。建立常态自检防控线。各部门独立自查案件1000余件,制作问题导向类指引8期。
西城法院 打造“三维一体”审判质效管理指标体系 助推审判管理现代化 西城法院聚焦“公正和效率”主题,积极推动人民法院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在基层落地,率先出台《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审判质效管理指标体系实施细则》,围绕体系构建、推进实施、结果运用三个层次,打造“三维一体”审判质效管理指标体系,主要做法为:立足“三个注重”,通盘统筹考虑,科学构建体系;着力“三个坚持”狠抓管理责任,确保提质增效;促进“三项衔接”加强机制联动,深化结果运用。通过上述举措扎实推进审判管理现代化,努力让审判执行工作的结构更优、效率更高、质量更好、人民群众获得感更强。2023年平均审执天数同比下降8.68%。一审服判息诉率位居全市基层法院前列。
海淀法院 构建“一体双链”多层过滤解纷机制 筑牢辖区矛盾纠纷源头化解联合防线 为妥善化解诉源治理重点领域批量纠纷,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海淀法院构建“一体双链”多层过滤解纷机制,主动融入辖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在党委领导下,联合相关区属单位组成外部协同“社会治理链”,组建工作专班打造内部解纷“多层过滤链”,“双链”交汇形成辖区类案专办联合防线,运用该机制于诉前成功化解相关系列纠纷4.16万件,纠纷成诉率稳控于较低水平,为促进批量矛盾纠纷源头实质化解提供了“海淀样本”。
优秀案例
互联网法院 “五个聚焦”强化审判权内部监督 促进涉网案件法律适用统一 互联网法院成立以来,以“五个聚焦”搭建以典型案件为基础素材、裁判规则库为核心应用、案例工作为转化重心、类案检索为正向指引、案件评查为反向约束的“五位一体”法律适用统一机制。一是聚焦典型案件培育,台账管理典型案件900余件,高质量审结典型案件近700余件,形成七大裁判规则体系。二是聚焦裁判规则库建设,总结形成并入库裁判规则71条,参考裁判规则库裁判规则审结案件近百件。三是聚焦案例成果转化,22篇案例在全国法院系统案例分析比赛中获奖,31篇案例入选中国法院年度案例。四是聚焦类案检索质效提升,对千余件案件进行强制类案检索,保证重点案件裁判尺度统一。五是聚焦强化评查结果运用,定期开展讲评,形成内外一体法律适用分歧解决机制。
朝阳法院 构建“3+3+3”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衔接工作体系 维护区域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事关劳动者权益的实现保障与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构建“三联动、三衔接、三延伸”的“3+3+3”裁审衔接工作体系,以能动司法做实诉源治理,“向前一步”防范化解辖区劳动关系风险。化解多起辖区内电商平台、互联网公司、大型商超等企业的集体性欠薪裁员风险,就劳动关系认定、电子证据采信等问题统一仲裁与审判尺度,法院判决结果与仲裁裁决结果的一致率提升近20%,维护区域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优势效能得到不断释放。
丰台法院 “纵横轴”三向发力 创新“三专四联一靠前”新业态行业诉源治理新模式 丰台法院坚持能动司法,“纵横轴”三向发力创新“三专四联一靠前”新业态行业诉源治理新模式,以专业化源头调查、专业化司法大数据分析、专业化多元解纷力量,联动北京市社会公信建设促进会、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调解中心、区工商业联合会、区总工会等四家单位,靠前司法、能动履职,累计成功化解涉新业态领域案件997件,发布典型案例3篇,通过诉前调解热线促成124件新业态纠纷诉前化解,为外卖小哥等新业态群体的普法服务实现对15座楼宇、1525家企业、近2万名员工服务全覆盖。
石景山法院 创新“数字体检”机制 打造司法参与社会治理多元范式 石景山法院建立“数字体检”机制,积极探索以司法数据为治理资源的司法参与社会治理多元范式。一是深耕“相关性映射”,校核区域知识产权保护指数情况,与相关责任单位建立深度合作,升级打造“智护京西”特色审判机制。二是聚焦“整体性数治”,构建菜单式“服务数检”,向驻区大型企业发送司法建议并获积极回函;构建“专题数检”,相关成果连续三年获最高人民法院司法大数据专题协作研究项高等次奖项。三是围绕“交互性共享”,形成直接面向“一把手”的“数字体检”分析报告,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3次批示肯定报告,推动相关管理部门落实行业监管责任。
门头沟法院 创建“四统一 三规范”长效机制破解执行监督难题 门头沟法院以执行活动管理权制约与执行权力运行监督为目标,统一员额法官、院局长、执行指挥中心、专业法官会议“四类主体”的权力与责任,着眼执行案件、事项、财物进行要素式、规范化管理。该院执行完毕率、执行标的到位率、法定期限内结案率、案拍比、案款发放用时等质效指标长期保持优良态势。
大兴法院 打造立审执“共享 协同 融合”机制 助推案件办理提质增效 大兴法院建立信息补正机制破除部门壁垒,以流程化管理强化立审执衔接配合,将诉源治理、执源治理、审判管理监督、绩效考核指标与立审执衔接机制深化融合,最大限度减少衍生案件,促推各方面审判质效得到明显提升。2023年,平均扣审天数、长期未结案件清理等工作指标均位居全市前列;一审服判息诉率同比提升8名。
顺义法院 创建“联企e站”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顺义法院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紧紧围绕民营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打造“联企e站”特色品牌,以“联动式”合力共建,架设院企同行“连心桥”;“一站式”云联加速,畅通涉企诉讼“快车道”;“方程式”矛盾联调,寻求助企纾困“最优解”;“定制式”普法联宣,开辟把脉开方“暖企线”,护航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持续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2023年助力辖区2022年“解决商业纠纷”评价指标排名全市第3位。
怀柔法院 打造“讲解式”巡回审判模式 提升基层实质解纷效能 为持续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司法审判和普法宣传的作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怀柔法院通过“把巡回审判转到线上,把授课老师留在现场”的方式,探索推出满足群众需求、政府需要、工作需用的“讲解式”巡回审判模式,抓实抓好诉源治理,提升基层实质解纷效能。2023年,怀柔法院在5个乡镇开展巡回审判20余场,惠及群众1200余人,600余件案件在诉前得以化解,生动践行能动司法、为民司法,服务辖区基层社会治理新需求。
密云法院 聚焦“四新”目标 全面推进新时代环境资源审判工作 密云法院深入推进环资审判专业化建设,打造预防、打击、保护、修复“四维一体”法治保水工作模式,获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创新项目和最高人民法院“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 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典型案例。与区生态环境局协作适用环境保护禁止令举措入选北京市“微改革、微创新”典型案例。环境资源法庭获评全国法院先进集体。
延庆法院 构建诉源治理“九宫格” 推动万人起诉率两年下降七成 延庆法院主动融入党委领导的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以12368“一号响应”为核心精准对接辖区司法需求,蓄力打造包含党建引领、组织优化、品牌驱动、普法强基、一号响应、风险预警、府院联动、服判息诉、执源治理九个板块的诉源治理“九宫格”模式。2023年新收案件15429件,增幅持续保持全市低位,其中民事案件同比下降2.3%;诉前调解分流率位列全市基层法院第一,诉前调解成功率位居全市基层法院前列;上半年全区万人起诉率同比下降19.33%,相较2021年同期降幅达74.47%。北京伊志律师事务所是经司法局批准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是一家在民事诉讼、房产纠纷、交通事故、刑事辩护、知识产权、企业法顾等领域颇具规模及成就的综合性律师事务所。伊志律师事务所拥有众多知名律师及专业人员。其中,多名律师毕业于国内外知名的法学院校。
伊志律师事务所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朝外大街乙6号朝外SOHO-C座1209,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安静、专业的办公环境为需求提供方便。
电话:010-84493343
微信:18401228075
电话:18401228075
- 北京房产继承律师|工信部下架96款侵害用户权益App
- 北京房产继承律师|一把“普法扇” 送上反诈“清凉风”
- 北京房产继承律师|北京市检察院举办全市检察机关2023年新入职人员培训班
- 北京房产继承律师|北京高院发布2023年司法改革“微创新”成绩单 从源头预防化解潜在矛盾纠纷约4.5万件